河南省20项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本报记者 宋敏
减税降费、财政贴息、技术改造、转型升级……降本增效不仅直接关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深刻影响一个地区的内部经济活力和外部投资吸引力。
8月10日记者了解到,省政府近日印发《河南省支持企业降本增效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研发、资金、用能、物流、人力等十个方面推出20项干货满满的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经济大省挑大梁,需要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这个根基。《措施》在落实国家关于降成本工作部署的前提下,聚焦账款清欠、信贷服务、要素供给、行政执法、信息获取等企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政策措施,旨在更好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措施》起草过程中,坚持系统观念、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从要素端、服务端、产业端、管理端“四端”协同发力,打好“奖、免、返、贷、投”等组合拳,力求发挥降本惠企整体效能,最大限度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来。
资金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降低资金成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围绕优化信贷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兑现税费优惠、清欠企业账款等推出多项举措,如用足用好国家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中央财政贴息政策,2025年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600亿元;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券等特色债券,推动政府投资基金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股权融资服务;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等。
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对用地、用能、物流等成本较为敏感,相关领域成本下降带来的企业增收效果颇为明显。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我省实施道路通行费优惠和运营货车更新补贴政策,今年年底之前,对通行我省收费公路的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对通行我省收费公路的电动货车实行通行费7折优惠。在降低用地成本方面,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鼓励新增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供应;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对提高自有工业用地利用率、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在降低人力成本方面,提出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优惠政策、持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